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多位院士为推进碳减排献策 2030年实现碳达峰需投入约20万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星    

  “我们对全国6个重点工业行业加上交通、建筑等部门做了一个碳达峰路径的评估分析,从目前来说我们觉得2030年前达峰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根据预测,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整个投入大体上是20万亿元。”

  11月13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民革中央人口环境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环境与发展论坛暨2023中国国际生态环境技术与装备博览会上,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在服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政协副王金南作如上表述。

  王金南重点介绍了碳中和领域的技术方向,他认为,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电气化,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氢能等技术措施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王金南外,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等均围绕推进碳减排建言献策。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成本高昂

  极端天气是近年来全球最热的话题之一,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毋庸置疑造成了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多发、强发,气候变化直接和间接风险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王金南说:“我们极端高温发生的频率较工业革命前提高了2.8倍和4.8倍,极端降雨发生频率较工业革命前提高了1.3倍,农业和生态干旱发生频率较工业革命前提高了1.7倍。同时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由于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

  同时,王金南分享了一组数据,1990-2014年全球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约1万亿吨,造成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损失超过1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对其他国家造成的损失接近2万亿美元。

  实际上,推进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目前有135个国家都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这些国家占到全球总碳排放的88%。江桂斌介绍,我们国家有80%的电力是依靠煤炭和石油,实现碳中和以后这个比例要从80%降到20%,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新能源的进步,我们要打造这样一个目标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建筑行业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当中占比高达40%,所以建筑行业在未来减碳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

  江桂斌称,要发展碳捕集技术,把二氧化碳捕集起来,埋在地下,做成干冰,可以做很长时间的储存。但是,要全面利用二氧化碳在技术上有很大的难度。

  对此,侯立安指出,低碳技术体系涉及可再生能源、负排放技术等领域,不同低碳技术的技术特性应用领域、边际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差异大,系统集成难,技术种类多,成本昂贵,比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成本十分高昂,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整体投入约为20万亿元

  在谈到推进降碳工作时,参会的院士们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技术上。

  江桂斌介绍,实现碳中和需要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近零排放,碳中和不是不排放,而是要把排放的碳、二氧化碳、甲烷等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达到平衡,使得地球不再因为区域贡献而增加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含量。

  他进一步介绍,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还要依赖化学燃料,怎么实现化学燃料的清洁利用,这是当前碳中和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新能源领域需要突破储能技术,氢能高效使用等。甲烷的生物合成有时候很难控制,生物合成需要技术研究作先导。

  “我们从一开始要做好顶层设计,科技要先行,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实现‘双碳’目标。”江桂斌说。

  侯立安则提出,聚焦前沿,发展低碳、零碳水处理技术;要加强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加快开发高效绿色污水处理新技术,促进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化发展等。

  王金南更是将一组关键数据作为支撑,要实现碳中和,零碳能源和低碳技术是核心措施。根据预测,到2030年单位减排成本低于100美元/吨二氧化碳的技术,能够降低至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相当于达到2019年碳排放水平,这里面技术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很显然,中国在很多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前列,比如: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但是,要想实现“双碳”目标,除了技术支撑外,还离不开投资。

  王金南说:“我们对全国6个重点工业行业加上交通、建筑等部门做了一个碳达峰路径的评估分析,从目前来说我们觉得2030年前达峰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根据预测,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整个投入大体上是20万亿元。”

  王金南强调,这是分部门、行业的碳达峰投资结构情况,也涉及各个行业下一步在这个领域投资的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