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十四届财新峰会

  11月10日消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第十四届财新峰会上表示,虽然经济已企稳回升,但需求不足、预期偏弱、风险较多的问题仍然存在。“经济恢复仍将是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对明年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要有充分的估计。”

  他认为,从需求看,全球增长放缓和外需走弱制约中国外贸出口增长,内需中投资增速受房地产投资下降拖累仍有放缓。

  王一鸣表示,“在外需走弱和内需不足的叠加影响下,国内产能过剩压力有所增大,同时美西方推行供应链‘去风险’,本质上就是‘去中国化’,导致部分订单外移,这反过来又将增大国内产能过剩压力。”

  关于有些人提到的中国经济会否出现“日本化”的问题,他认为,当前的中国与30年前的日本虽有相似之处,比如人口老龄化、房地产市场变化、负债规模扩大等,但中国有很多特有的条件和优势可以规避“日本化”现象出现。

  “日本20世纪90年代人均GDP已处在世界前列,甚至比美国还高。但中国2022年人均GDP是1.27万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17%。这就是中国的潜力,中国的追赶空间比当时的日本要大很多,这是根本上的不同。”王一鸣还谈到,从人口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约为16%,中国2022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14.9%,两者接近。但是,中国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数的23%,日本当时则大约略高于5%。相较而言,中国有将近18个百分点的转移空间,若转移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7000多万人,与俄罗斯的劳动力大体相当。

  “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累计达2.4亿人,2023年毕业的大学生有1158万人。中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部分抵消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表示,研究表明,由于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到2035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仍将持续增加,这是中国的特有优势。

  关于有人讨论的通缩问题,他表示,中国并没有出现经济学意义上的通缩,当前物价回落是阶段性的,货币供应量也较充裕。中国也没有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典型特征表现为资产价格暴跌导致市场主体持有资产价值大幅缩水,不得不被动去杠杆。“现在中国有些城市的房价虽有下降,但并没有出现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从居民、企业部门的债务增长来看,从未出现过负增长,只是增速有所放缓。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资产价格缩水幅度跟中国当前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情况。王一鸣称。

  “过去,中国经济每迈上一个台阶,都是在有效应对危机之后。这次我们同样能战胜困难和挑战,迈上新台阶。对中国经济要有信心。”他强调。(新浪财经 刘丽丽)